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重置
首页
地方动态
地方动态
共克时艰传佳话 妙手丹青绘友谊 ——陕西省·世宗市“携手抗疫 共创未来”主题儿童画展开幕式成功举办
2021年是“中韩文化交流年”开启之年,为进一步促进陕西省与国际友城韩国世宗市的文化交流,巩固友好情谊,推动民心相通,10月15日,由陕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韩国世宗市对外合作担当官室主办,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承办的陕西省·世宗市“携手抗疫 共创未来”主题儿童画展开幕式在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剧院隆重举办。 姚红娟主任参观画展陕西省委外办主任、省友协常务副会长姚红娟出席相关活动,并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少年儿童代表着希望和未来,是友好交流的小使者。希望孩子们参加更多国际交流,为增进中外友好做出新贡献”。省友协专职副会长曹辉、韩国驻西安总领馆副总领事朴成焕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团长杜鹃、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副主任宋亚平等出席活动。  曹辉专职副会长致辞 朴成焕副总领事致辞 韩语歌曲《希望》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带来的舞蹈《藕花香里唱丰年》、情景朗诵《唐诗里的长安》展示了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小朋友们合唱的韩语歌曲《希望》、中文歌曲《茉莉花》彰显了中韩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颁奖仪式开幕式上,还举办了2021年陕西省“爱祖国、爱家乡——我眼中的陕西主题儿童画大赛”颁奖仪式。省友协、韩国驻西安总领事馆、西安市莲湖区、省美术家协会相关领导为全省获奖选手颁奖。现场展出作品约100幅,小朋友们用手中的画笔,表达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和携手抗疫、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望。 出席开幕式领导及工作人员合影
2021-10-20
查看详情
天津市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伊斯兰堡市和卡拉奇市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
2021年9月17日,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访津,代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伊斯兰堡市和卡拉奇市与天津市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适逢中巴建交70周年。中巴传统友谊深厚,“铁杆”情谊深深扎根两国人民心中。此次,天津市与上述省市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填补了天津市与巴基斯坦友好城市的空白,进一步丰富了天津国际友城布局,实现天津国际友城工作的新突破。未来,天津市将与巴基斯坦上述省市加强在经济、贸易、科技、教育、港口、农业、旅游等领域深度合作,增进民间交往,为深化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天津各类国际友好关系省/城市已增至96对,涵盖世界五大洲51个国家。
2021-10-13
查看详情
诚邀“身边的国际社会”感知京津冀在津外国友人河北行活动圆满成功
9月23日至25日,天津市外办、天津市友协举办“诚邀‘身边的国际社会’感知京津冀”——在津外国友人河北行活动,邀请在津外资企业人士、外国驻津机构代表、专家学者代表一行10人考察河北省雄安新区、西柏坡、正定县和河北博物院等地,并参观以岭药业和君乐宝乳业等河北省代表性企业,加强在津外国友人对河北省的了解,推动京津冀三地开展合作。“百闻不如一见。以前是通过纪录片或电影了解中国的历史,今天实地参观,感觉对中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天津大学巴基斯坦籍研究员阿里在参观河北博物院后感叹到。河北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总文物藏品约15万件,以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窑瓷器等文物最具特色。此次外国友人参观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王族古墓,这些文物充分展现了中原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外国友人悉数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毛泽东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和中央外事组旧址等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和“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历史让外国友人们充满好奇。天津大学瑞士籍教授德斯文表示:“我很喜欢像今天这样的红色旅游,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的近代历史!”大家在西柏坡“五大书记纪念雕塑”前欣然合影,天空虽然飘着细雨,但“感知京津冀”的热情却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随后,大家还参观了正定县塔元庄,领略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美景和风貌,了解模范乡村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模式。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条件、宜居的生态环境……当总规划面积为1770平方公里的雄安新区规划展现在大家面前时,外国友人们无不感叹这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新区,作为千年大计的历史地位和发展愿景。“我看到新区的建成目标是到2035年,还有14年。但我今天充分感受到了它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南开大学韩国籍教授申光龙感叹地说到。在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外国友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为人类安全与健康所做的积极贡献表示赞赏。在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大家一边观看酸奶的制作流程,一边感受着科技创新赋予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家纷纷感叹,企业的发展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缩影。三天的行程虽然短暂,但在冀期间,外国友人们从博物院到西柏坡,从乡村到城市,从企业到新区,既了解了历史里的中国,又体验了当今的发展,更看到了明天与未来。通过此行,“身边的国际社会”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增进了对京津冀地区整体发展的认识,也加深了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理解与认同。
2021-10-13
查看详情
“我的故乡在天津”——日本友人近藤久义的天津情缘档案图片展在津开幕
为褒奖已故日本友人近藤久义为促进天津与日本民间友好交流和天津历史文化资料收集工作所作贡献,9月24日下午,“我的故乡在天津”——日本友人近藤久义的天津情缘档案图片展在天津市外办一楼大厅举行,展览至30日结束。同时,天津市追授近藤久义“天津市荣誉市民”称号。近藤久义长子近藤桂一郎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我的父亲1932年出生于天津,幼年一直在天津度过,因此与天津结下了缘分。后来,父亲回到日本之后,也一直难以忘记天津的一切。在退休之后,他经常查找关于天津的资料,将此作为人生的要务,并乐在其中。”近藤久义将搜集的老照片、老明信片、老信件、老地图、老报纸以及1949年前出版的图书、杂志等资料制作成电子版,先后多次无偿捐赠给南开大学图书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图书馆和天津广播电视台等单位。2009年,近藤久义将这批资料的原件全部无偿捐献给天津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总计1000余件。此次图片展分为“桑梓述怀”“故里寻踪”“流年往事”“回馈‘故乡’”四个部分。“近藤久义对天津爱得纯粹,他热衷于收集整理天津相关的史料,本次展览给中国朋友了解近藤久义先生作出的贡献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日本驻华使馆公使贵岛善子表示。开幕式后,天津市外办还举行了“中日民间交流的新路径:近藤久义与天津”专题研讨会。“刚才看了展览,我感到非常激动、亲切。因为我从小生活、成长的地方就是在哈密道、锦州道、甘肃路那一片,看到那些老照片,有一种时空的穿越感,历历在目,感触颇深。”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哲说道。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近藤久义在中日两国收集大量有关天津的珍贵图文资料,丰富了天津历史的研究资料,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天津市外办主任栾建章表示,民间友好交流是一种绵绵不绝的力量,要从近藤久义先生身上汲取力量,深入挖掘各种资源,进一步全方位持续不断地讲好天津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天津。
2021-10-13
查看详情
国际友人青岛行 领略山海融合、文化共生青岛情
2021年9月26日下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青岛市举办了“国际友人青岛行”活动,邀请在青的山东省荣誉公民、齐鲁友谊奖获奖者等国际友人一同走近青岛,感受历史文化遗产与新兴业态发展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国际友人在增进中外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为增进对外交往,深化合作共赢,青岛市创建了“国际友人青岛行”品牌活动,旨在推动国际友人走进青岛、感受青岛、融入青岛,以地方外事之力助力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参加此次活动并致辞。薛庆国在致辞中说,青岛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被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融入“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以获荣人士为主体的国际友人是青岛市国际朋友圈中的“关键少数”和“国际循环的促成者”,青岛市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开放氛围,为包括获荣人士在内的外籍人员在青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提供良好条件。 国际友人在青岛故宫文创馆云游故宫,品读中国文化遗产的历史意蕴;在鲁作家俱博物馆鉴赏古藏,领略齐鲁文化的丰厚底蕴和泱泱风采;在海天中心城市综合体登顶云上,感受时尚活力之城的情怀与温度。不少国际友人表示,多年来在青岛投资、创业、生活,青岛已然成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青岛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优秀的营商环境和优美的城市风貌。国际友人对青岛市政府为其在青工作生活提供的便利表示感谢,并表示将继续关注和支持青岛的发展,向更多国外的朋友介绍青岛,讲述青岛的故事。此次“国际友人青岛行”活动通过动态沉浸的方式,给国际友人带来青岛业态发展新融合的直观感受,进一步树立了中国城市开放包容的良好形象,为激励更多国际友人全面客观认知中国、理解中国积蓄了力量。
2021-10-13
查看详情
沈阳市对外友协举办中韩交流活动 持续推进友城民间交流事业发展
韩国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是沈阳市开展对外交流的重要伙伴之一。今年是“中韩文化交流年”,随着第十八届韩国周活动在沈阳市落下帷幕,沈阳市与韩国各领域交流日益频繁,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进一步深化沈阳市与韩国友城大田广域市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多领域交流,8月25日,沈阳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韩国大田广域市外国人居民统合支援中心进行线上交流,就开展市民交流、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等事宜达成共识并签署交流协议书。作为践行协议内容的第一步,沈阳市对外友协联合韩方共同策划,积极开展调研工作,服务企业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于9月29日在沈阳市和大田市两地举行女企业家视频交流会,两地各10家企业代表参加活动。沈阳市女企业家协会与韩国女性经济人协会大田分会就开展企业间平等互惠合作、持续推进双方友好合作关系达成共识并签署增进交流协议书。会议期间,中韩企业代表分别开展推介,企业代表们还围绕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提问,并一致表示将充分利用沈阳市对外友协搭建的交流平台,寻求企业发展的契合点,按照市场的不同需求,在生产加工、销售模式和流通渠道等方面开展务实交流与合作。下一步,沈阳市对外友协还将继续跟踪并开展相关经贸交流活动,为持续改善沈阳营商环境、助力沈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本文由沈阳市友协提供。
2021-09-29
查看详情
乘借进博会东风, 新时代“民心相通” 将如何迭代发展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进入开幕倒计时40天。上海如何更好地通过进博会这一民间外交的重要舞台,助力更多国家、城市、企业的合作发展?9月26日,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举办“进博会中的民间外交和新时代‘民心相通’建设”研讨会,会上历届进博会的民间外交元素及溢出效应引起了中外嘉宾热议。 陈靖致辞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靖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精辟道出了进博会与民间外交有着天然契合、互促共荣的关系,进博会“迎的是五洲客,计的是天下利,顺应的是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其中包含了民间外交的三项核心内容:友好交往、互利共赢、服务人民。陈靖建议,要把市友协的理事单位发动起来,把上海的国际友人、友好城市、友好组织联系起来,共同构建进博会民间外交的工作体系,更好地服务进博会、服务国家外交、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左:陈东晓;右:景莹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在致辞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国际间跨文化交流,全球性挑战与风险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信任鸿沟,加强对话、凝聚共识正变得日益重要和紧迫。为努力消除交流各方之间的错误认知,新时代民心相通建设要特别强调3个“E”,即坚持平等(Equality)、重视互通(Exchange)、倡导同理心(Emphathy)。 左上:马凤民;右上:俞新天左下:罗志松;右下:杨剑进博会为何选择上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咨询委员会主任俞新天认为,上海人民在服务和参与进博会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希望世界和平发展、希望各方互利共赢、希望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意愿,就是中国民心和民意的生动写照。可以说,进博会进一步提升了上海民间外交的定位。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来自中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政府部门、驻沪领馆、智库、高校、商会、企业和友城驻沪机构代表围绕进博会中的民间外交生动案例与实践,深入探讨了民间外交的创新空间。 左上:徐明棋;右上:陈琪左下:冯绍雷;右下:雷蒙上海美国商会董事会主席雷蒙指出,衡量进博会成功与否的标准,不仅在于成交量,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信任。展会期间,人与人之间的商业交流,可以成为双赢合作的经典案例。他建议,在疫情阻隔跨国旅行的情况下,各国商会可以作为境外展商的“信使”,为推动中外商业往来、促进双向务实合作发挥作用。 左上:兰珍珍;左中:石文;左下:薛迎杰右上:张浩;右下:水田贤治绿地全球贸易港集团总经理薛迎杰在演讲中分享了企业参与民间外交的精彩故事。意大利展商在感染新冠肺炎后在沪接受了40天的治疗,从中感受到上海的温度;阿根廷驻沪总领事首次“触网”参与“带货直播”,见证了“足不出户买买买”的惊人效力;阿富汗地毯商“一条地毯养活十个家庭”的故事,反映了进博会努力实现“贸易扶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  左上:杨海峰;右上:邹磊左下:赵隆;中下:张鹏;右下:王玉柱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进博会不仅为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便捷通道,也为国内企业寻求海外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尤其在疫情持续影响下,应进一步通过商贸活动带动民间交流,加强进博会促进民心相通的作用。会议现场,《上海民间外交的新空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启示》一书正式发布。该书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编写,深刻分析了民间外交与进博会的内涵外延、互动逻辑和发展规律。 本文由上海市友协提供。
2021-09-26
查看详情
江苏省对外友协与瑞中协会召开工作交流会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亲自参与并见证了江苏省与瑞士沃州正式缔结为友好省州的签约仪式。为高质量推进与瑞士沃州的务实交流合作, 9月23日,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瑞中协会举行视频连线工作交流会。省外办党组成员、省友协副会长钱文华,瑞中协会主席狄安,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瑞中协会荣誉主席瓦格纳,江苏省荣誉居民、瑞中协会第一副主席白鹄等出席会议。省友协秘书长周卫东主持交流会。 钱文华在致辞中指出,瑞士联邦政府是最早承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其间,瑞中协会一直承担起顾问的角色,为两国建交作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江苏省友协与瑞中协会结缘,两会高层往来密切,保持良好互信,互相尊重,为江苏与瑞士各领域友好互利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瑞中协会的积极推动下,江苏与瑞士沃州结为友好省州。钱文华表示,江苏高度重视与瑞士友好合作关系发展,明年是江苏与瑞士沃州结好5周年,本会愿同瑞中协会一道,积极探讨建立固定交流机制、举办地方政府对话、企业家对接、青年交流等相关活动,共同深化江苏与瑞士、沃州的友谊和友好合作。钱文华还邀请瑞中协会明年与江苏友协共同举办“江苏—瑞士科创型小微企业银企对接会”“江苏乡镇发展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活动。狄安说,瑞中协会创立于1945年,会员均为瑞士政界、高校、商界领军人物。协会目前在瑞士全国拥有600多名个人会员和少量机构会员。瑞中协会以促进瑞士与中国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加深两国在文化、科技、经济领域的合作为己任。明年是江苏与瑞士沃州结好5周年,作为两省州结好的“红娘”,我们很期待与江苏友协建立固定的交流机制,共同举办相关活动。 
2021-09-23
查看详情
江苏省友协与日本民间友好组织筹划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活动
 9月14日,江苏省友协与日中友好协会、日本国际协力中心,以及大阪府、爱知县、福冈县、石川县、北海道等5家日本地方日中友协举行视频连线会议,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共同筹划202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活动,并就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进一步加强地方交流合作进行磋商。江苏省友协会长柏苏宁出席会议并致辞。筹划并举办好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活动是历史赋予中日两国共同的目标与愿景,是两国民众共同的愿望,更是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新契机。2020年11月,中日两国政府达成共识,决定启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工作。此次会议上,江苏省外办党组成员、省友协副会长钱文华与日本北海道日中友协会长青木雅典、石川县日中友协会长木本利夫、大阪府日中友协理事长青柳明雄签署合作备忘录,就进一步推动江苏与日本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经济、大健康、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提出构想。备忘录还就加强双方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人文领域交流、促进青少年双向交流、扩大地方友城合作提出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本文由江苏省友协提供。
2021-09-14
查看详情
团结抗疫 共创未来 ——2021厦门“行·摄友城”摄影展暨金砖国家城市友好交流图片展隆重举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用好“行·摄友城”城市公共外交活动品牌,加强疫情防控常态下友城间交流交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同时,促进与金砖国家城市间人文交流,助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创新基地建设,厦门市外办(市友协)、市文联联合主办的“团结抗疫 共创未来——2021厦门‘行·摄友城’摄影展暨金砖国家城市友好交流图片展”于9月8日在厦门市博物馆拉开帷幕。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姜江,厦门市委副书记、市友协会长陈秋雄,福建省外办领导及外国驻华使领馆、驻华机构代表等出席开幕式。  此次摄影展得到国外25个城市的积极响应,展出的近200幅照片既有专业摄影师的用心之作,也有普通市民的随手偶得,还有些是工作纪实,记录了疫情下人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乐观生活、恢复经济的真实写照。各城市也为摄影展捎来了诚挚祝福,表达了加强合作、共创未来的愿望。同期还举办了“金砖国家城市友好交流图片展”和“庆祝中国厦门市与印尼泗水市缔结友城关系15周年图片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厦门市积极开展抗击疫情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友好城市等渠道向遭受疫情的城市提供支持和帮助,生动诠释了中外友城及民众之间“同舟共济历风雨,患难相知见真情”的深厚情谊,留下许多暖心瞬间。同时,厦门积极创新“云上外交”方式,与友城相继开启了“云会晤”、“云交流”、“云展览”、“云歌会”等新模式,保持和加强与各友城的交流合作。此次摄影展将进一步深化中外城市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筑牢地方城市合作之基,推动各中外城市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线上摄影展视频链接: 中文:https://www.chinafair.org.cn/CifitSystem/china/index.html#/topic?gid=33英文:https://www.chinafair.org.cn/CifitSystem/english/#/topic?gid=35
2021-09-14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