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邮箱:
@cpaffc.org.cn
密码:
重置
首页
友协新闻
友协新闻
日本“学习中国革命战争”代表团访华
应我会邀请,日本星火产业“学习中国革命战争”代表团一行6人于7月1日至8日来访北京、四川、上海等地。在京期间,袁敏道副会长会见并宴请代表团,对星火产业始终秉持对华友好传统,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给予赞赏,表示希星火产业继续为中日友好作出新贡献。 代表团团长高桥善宏表示,感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日友好协会对星火产业开展日中交流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全团成员十分珍惜这次访华机会,将认真学习伟大的长征精神,今后继续为推动日中友好事业发展作出积极努力。在川期间,代表团先后参访了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礼州边家大院、彝海结盟纪念馆、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红军长征在四川纪念馆等,学习红军三大主力长征期间在四川境内转战一年零八个月的光荣历史。此外,还参访了当地有代表性的企业及人文设施,深入了解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024-07-15
查看详情
袁敏道副会长会见日本书法家及佛教界人士代表团
7月10日,袁敏道副会长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见全日本书道联盟顾问、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任委员杭迫晴司,壬生寺长老、唐招提寺第85世长老松浦俊海率领的日本书法家及佛教界人士代表团,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中日文化交流交换意见。东亚工作部主任程海波、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专务理事中野晓会见时在座。任新 摄
2024-07-10
查看详情
沈昕秘书长会见瓦努阿图议员代表团
2024年7月10日,沈昕秘书长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见以瓦努阿图统一变革运动党秘书长、议员巴塞莱米为团长的瓦努阿图议员代表团一行。双方一致高度评价中瓦关系,表示愿共同努力,深化中瓦人民友谊,拓展议会、友城、经贸、教育等领域合作,助力中瓦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发展。任新 摄
2024-07-10
查看详情
“我和中国的故事”优秀征文(四)—— 上海,我的第二个家乡
我来自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那里坐拥奥胡斯河入海口,拥有悠久的经贸和航运史,是北欧地区国家间交往的大通道。2022年,我因工作调动来到上海。这里坐拥长江入海口,同样拥有悠久的经贸和航运史,更是国际交流交往的中心。上海与我的家乡有太多相似之处,因此,我很快就喜欢上这座城市。深入接触,更让我感受到它独特的活力与魅力。作为一家跨国企业的总监,营商环境总是我最关注的要素。中国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上海更是蕴含着无限商机。这里云集了大批大型跨国企业和极具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在这里,大家同台竞技、公平竞争,优秀人才备受推崇。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里,我们必须想尽办法跟上竞争对手的节奏,以保持自身在市场上的地位。这种氛围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弥足珍贵,它能激励企业时刻保有前进的意志。我们不断地在全世界寻找商机,也希望能投入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行动之中。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看到了与时俱进的政策以及能快速响应的制度体系,这让我深受鼓舞。尤其是,为推动提高能源效率,中国确立了包括“双碳”目标在内的能源发展战略。我们在设计产品时也充分考虑中国市场需求。来自中国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反馈让我们意识到,中国是我们在实现净零排放之路上的可靠伙伴。今年3月,我们在江苏省常熟市投资建造的新型高端制造工厂开业,这是我们格兰富公司近10年来最大的海外单体投资项目,充分体现出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巨大信心。在上海,现代与传统完美融合,这种感觉十分迷人。在市中心,你能时刻感受到这座国际大都市跳动的脉搏;在老弄堂里,你又能体验到人们悠闲的日常生活。我钟爱上海的美食,喜欢红烧肉和汤包,并努力学习吃螃蟹的技巧。在中国,吃饭是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花很多时间边吃饭边聊天。我喜欢这种人与人之间可以快速建立信任和连接的社交方式。我还十分热衷于在上海寻找旧物件,我淘到了以前人们斗蟋蟀用的罐子,还有旧时房梁上的屋脊兽瓦片。我很喜欢研究它们,把它们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探索文化的过程是一种享受。我和我的家人喜欢了解中国文化的各种细节,包括尊重自然、尊重万事万物的规律,以及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辨。我们还会把中国文化元素融入日常家居布置中。对我们而言,探索和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更像是在努力寻找我们心中的绿洲。现在,上海对我来说是第二个家乡。在这里,我没有身处异域他乡的感觉,又时刻充满好奇。上海这座城市令我着迷,我对它的探索将永不停歇。(作者为丹麦格兰富公司商用建筑业务全球产品高级总监)文章刊发于《人民日报》(2024年07月09日17版)
2024-07-09
查看详情
刘国中出席第五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广州7月9日电(记者陆浩)7月9日,第五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刘国中表示,中国与非洲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引领下,双方携手推动中非关系不断走深走实,进入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刘国中指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团结合作。中非地方政府要齐心协力,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双方要坚持平等相待,加大经验交流力度;坚持互利共赢,拓展开放合作维度;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绿色转型速度;坚持包容互鉴,推高人文交流热度。刘国中强调,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愿以自身新发展为非方提供新机遇,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非洲各国发展战略协同对接,携手推进现代化。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非洲国家的政要、中非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负责人共约350人与会。刘国中还分别会见了出席论坛的马达加斯加总理恩蔡和乌干达第三副总理纳卡达马。(转载自新华社)
2024-07-09
查看详情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欧盟协会会长刘奇葆会见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一行
7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欧盟协会会长刘奇葆在京会见来华访问的西班牙前首相、西班牙门户中心主席萨帕特罗一行。刘奇葆会长欢迎萨帕特罗访华,赞赏其为推动中西、中欧关系发展所作的积极努力,并表示去年中国和西班牙共同庆祝建交50周年,中西关系迎来新机遇。中方愿同西方一道努力,继续相互支持、密切交流合作,挖掘电动汽车、绿色能源、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潜力,不断加深人民友谊,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现更大发展。刘奇葆表示,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视欧洲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应当是中欧关系的主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欧应坚持伙伴关系定位,加强战略合作,推动中欧关系稳中有进、行稳致远,为双方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萨帕特罗表示,欧中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有共同的宗旨,这就是推动全人类共同进步和维护世界和平。欧中加强合作对话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西班牙坚定支持自由贸易,欧中不仅要加强政治、经济上的联系,还要加强在教育、人文等领域的交流。西班牙门户中心愿与中国欧盟协会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西中、欧中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袁敏道、中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敬武会见时在座。
2024-07-05
查看详情
姜江副会长会见巴勒斯坦中国友好协会执行主任萨利赫
2024年7月1日,姜江副会长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见巴勒斯坦中国友好协会执行主任萨利赫,双方就加强民间友好交流交换了意见。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马赫达维参加会见。
2024-07-03
查看详情
“我眼中的中国—一城一品”短视频大赛正式开赛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我眼中的中国—一城一品”短视频大赛于2024年6月在快手短视频平台正式开赛。本次大赛以“一城一品”为主题,通过鼓励外籍人士拍摄短视频展示中国各地富有特色、知名度较高的文旅资源及地理标志产品,反映各地人文历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成果与人民致富的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中外人民相知相亲。“我眼中的中国”短视频大赛于2021年由我会创办,分别以“美丽乡村”、“智慧生活”、“多彩民俗”为主题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共征集来自近70个国家的700余部作品。本届大赛将于9月30日截止征集和投票,并以网络人气度为基础,依据主题表达、创意度、感染力等标准评选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2024-07-03
查看详情
“我和中国的故事”优秀征文(二)——共同保护好“吉祥之鸟”
朱鹮被誉为“吉祥之鸟”,深受东北亚地区人民喜爱。自从1981年专家在中国陕西省秦岭腹地发现7只野生朱鹮后,经过多年的培养繁育,如今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超过1万只。中国的朱鹮保护被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中日两国在朱鹮保护方面也取得了许多合作成果。通过朱鹮这种神奇的鸟类,我也与中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上世纪末,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环境破坏、非法狩猎等原因,日本的野生朱鹮消失,人工饲养的朱鹮也失去繁育能力。从1998年到2018年,中国先后赠送给日本7只朱鹮,帮助日本恢复朱鹮种群,生活在日本新潟县佐渡岛的人工繁育朱鹮个体数量稳步增长。我从2000年起就在佐渡岛参与当地朱鹮保护、研究、野化放飞等相关工作。也是那一年,雌性朱鹮“美美”从中国来到日本,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它与1999年来到日本的朱鹮“友友”和“洋洋”的孩子“优优”结合,繁育出许多后代。2007年,日本返还中国13只朱鹮幼鸟,被安置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的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们都是“美美”的后代。此后,我密切关注着董寨的新闻报道,希望了解这批朱鹮的近况,也希望有一天能亲自去那里看看。2017年10月,我前往陕西省铜川市参加朱鹮相关的交流活动。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要举办朱鹮放飞活动,邀请我参加。我立即调整行程,到达董寨后,参观了朱鹮繁育站,了解到中国专家在保护朱鹮方面付出巨大努力,使得朱鹮种群数量得到显著提升。繁育站的设施布置非常合理,不仅能保证朱鹮的生长栖息,也能给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带来很好的体验。当亲眼看到10年前从佐渡岛回到中国的朱鹮和它们的后代在这里悠闲生活时,我非常激动。我认真观察这里的环境和设施,特别是朱鹮的生活状态,把这些信息带回日本,分享给同事和朋友。第二天清晨,我参加了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四次朱鹮野外放飞活动,22只人工饲养繁殖的朱鹮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也让当地朱鹮野外放飞数量达到了100只。从最初的寥寥数只,到如今能够大量野外放飞,这其中凝聚了野生动物保护专家们无数的心血。当美丽的朱鹮展翅高飞,我也心潮澎湃,好像已经看到未来成群的朱鹮在东北亚天空自由翱翔的景象。时隔一年后,我再次来到董寨,参观了解朱鹮的繁育情况。在朱鹮经常觅食的小龙虾养殖池,我看到一只朱鹮正在觅食。朱鹮喜欢吃甲壳类动物,它们的羽毛呈现的鲜艳色彩,正是来自甲壳类动物体内的甲壳素。通过望远镜,我看到了朱鹮艳丽的羽毛,由此得知朱鹮在这里被饲养、保护得很好。我还了解到当地的小学也经常开展朱鹮保护的宣传活动,希望未来两国的学校能多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朱鹮保护。在与中国专家多次的交流中,我学习到许多关于朱鹮保护以及当地社区与朱鹮和谐共存的经验,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与友好。我非常期待能够再来中国、再来董寨,在朱鹮野外监测以及日中科研合作等方面与中国专家广泛交流,并为朱鹮保护作出我力所能及的贡献。历史文献记载朱鹮为迁徙鸟类,曾广泛分布在东北亚地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东北亚各国人民共同推进朱鹮栖息地保护工作,这些“吉祥之鸟”能恢复迁徙的习性,成为东北亚地区友好交流的桥梁和象征。(作者为日本独协大学环境共生研究所研究员、“与朱鹮共生”里山事务局局长)文章刊发于《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8日16版)
2024-07-03
查看详情
袁敏道副会长会见爱尔兰议会对华友好小组主席奥康纳一行
7月1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袁敏道会见到访的爱尔兰议会对华友好小组主席奥康纳一行。袁敏道首先转达杨万明会长的问候,并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中外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国将继续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包括爱尔兰在内的世界各国加强交流互鉴、实现共同发展。我会愿以中爱建交45周年为契机,从民间层面推动中爱在人文、地方和青年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为双边关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奥康纳介绍了此次率团访问中国各地留下的深刻印象,赞赏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愿积极促进爱中人员往来,深化双方在经贸、高科技和人文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爱尔兰议会对华友好小组愿与我会加强沟通,为增进爱中人民友谊与相互了解共同努力。欧亚部副主任宗林红会见时在座。
2024-07-02
查看详情